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0小题,约5830字。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012.8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是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述和叙述。”材料中对史料的叙述能够体现
A 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 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 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 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3.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4. 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这座城市”是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
5.“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 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6.右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