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温州八校”期初联考高三全科试卷(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全科试卷(9科10份)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语文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地理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化学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历史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生物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数学(理科)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数学(文科)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物理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英语试卷.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政治试卷.doc
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期初联考
语文试卷 2012.9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巨擘(bò) 聒噪(guā) 模样(mú) 空穴来风(xué)
B.弱冠(guàn) 泥淖(nào) 徇私(xùn) 踽踽独行(yǔ)
C.纤尘(xiān) 复辟(bì) 绯闻(fěi) 一语成谶(chèn)
D.戏谑(xuè) 氛围(fēn) 摈弃(bìn) 半身不遂(su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风糜全国,只是它没有提到中国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本记载、供人民谨守的律法,它随着社会习俗的承袭而流传至今。
B.2012年6月,一个名为三沙市的地级市宣告成立,管辖面积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岛及周边海域。该市的诞生,是中央孕酿已久的行政管理安排。
C.河北阜城部分工厂生产工业明胶并销售给药企的事件曝光后,副县长在回应质疑时,只谈功绩,对问题置若罔闻,引来媒体的批评和一些网友的谩骂。
D.最近出版的《肖扬法治文集》收录了这位前首席大法官近26年公开发表的文章,肖扬为自己的文集字斟句酌,几乎手不离卷,彻底怡养天年是他很难做到的事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鉴于拿燃烧瓶、扔汽油弹等对抗性表达方式有诸多弊端,老百姓开始相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好得多。破天荒的,拆迁户张华当选为“湖南年度法治人物”。
B.2012杭州太子湾花展共引进50余种郁金香品种,数量比去年增加整整10万球,届时郁金香、樱花齐开放,整个公园都将色彩斑斓,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如花似锦。
C.为了抓住日本震后清洁能源市场崛起的机遇,中国新能源企业纷纷抢滩日本市场。日本郊外那些无人问津的荒地也变得炙手可热——成为各企业竞相争夺的“宝地”。
D.把女性送上太空在冷战时期的宇宙探索中被赐予了政治色彩,兼具社会与技术的双重宣传效应。当历史和政治的尘埃落定,这些女性必然回到地球,重新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松材线虫被称为林业“第一号危险害虫”。“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为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排名第一位的有害生物。”国家森林防疫总站站长马爱国说。
B.与“打假斗士”方舟子有关的论战渐成攻讦,言语羞辱与文革式指摘蔓延,且演变成现实世界中的人身威胁,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寒的了。
C.截至2012年5月,中国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合作设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 孔子课堂,每年派出约7000名左右汉语教师。
D.新兴产业获得政府补贴本无可厚非,但若成为上市企业试图掩盖实际亏损,并撬动资本市场,则远远背离了政府的初衷。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论是存在——本体论和精神价值论的统一。
②艺术是一种典型的审美活动,它通过意象的创造,集中并且提升人的审美活动。
③这是我们坚持艺术不会终结的根本前提,这个前提是内含在“意象”论中的。
④人对审美活动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人性需要。
⑤人借助意象世界,在自我超越和存在还原的统一中回到本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类的精神家园。
⑥这是人性最内在的需要,形而上的需要。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涵当然会随着历史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变化,但只要人存在,这种形而上的需要是不会消失的。
A.②③①④⑤⑥ B. ④②⑤⑥③① C. ④⑥②⑤③① D.②⑤⑥④③①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不超过15个字)
2012年全国第二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6%,创下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宏观经济已持续性加速回落,这将增加国内经济滑坡风险,急需经济政策及时跟进。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宜简单盯住增速下滑的幅度,也不宜对增速回落做出过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