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9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小题,约6400字。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9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内阁制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3.《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4.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5. 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内阁的侵华议案,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这表明英国①内阁拥有立法创议权②内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的重心在上议院④实行三权分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7.图6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找到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开始形成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D.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
8.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1946年政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