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修辞
广东汕头澄海中学 姜勇军
一、教学目标
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主要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
分析近年的高考修辞题,进行修辞运用的强化训练(仿写、扩写)。
二、 高考修辞应用考点阐释
(一)比喻 比拟 排比 对偶 借代 夸张 反问 设问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常与仿用句式的形式结合起来考查。如1994年出现了反问,1998年是比喻,1999年出现了排比,2000年也是比喻,2001年春季高考同样是比喻,2001年全国题仿写的句子要求用比喻和比拟。2002年要求仿写一首诗歌,其中有四个比喻句和一组排比句。
2003年北京高考试题则要求按照例句句式,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可见,造比喻句和排比句在高考仿写题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
三、知识积累
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特征: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巩固练习】仿写题中的比喻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