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全科试题(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试题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数学(文)试题.doc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doc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数学(理)试题.doc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连州市连州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试室、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用2B铅笔将姓名、考号和科目信息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第12题和第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栖息/蹊跷 业绩/污渍 纤维/纤夫
B.缄默/阡陌 酝酿/熨帖 累赘/连累
C.隐瞒/蛮横 要挟/亵渎 埋伏/埋怨
D.哽咽/笑靥 提防/河堤 与其/参与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D.在哈尔滨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日本影片,都是近几年日本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
。 。 。 ,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 。
①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根本没听过的书,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
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
③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共享
④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
⑤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①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②,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荐其能,迁太仆寺丞,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③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寨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④旗伐鼓,白昼抄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⑤,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⑥。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⑦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