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应试的对策
1.加强整体阅读,提高对文章整体阅读的能力
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要求。
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之所以强调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是因为学生接受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部分:前者为认识问题,即认识、了解把握语料;后者为解决问题,即借助认识把握、解决具体问题。没有前者,或前者做得不够好,认识理解不到位,后者对具体题目的解答也难以准确到位。所以说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答好现代文阅读题,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2.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的阐释;综合,也就是概括,就是再现各部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分析、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考生做语文试卷中多数题目(个别识记题目除外)都要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只不过因题目不同,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综合,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孰重孰轻,难分彼此。
如例二,理解“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一句在文中的意思。先要确定本句在文中的位置,从结构上认识该句是本段的收束句,起对上文进行综合概括的作用;其次,认识该句使用比较修辞的特点;再次,从行文中读到的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些工作都是分析,将这些分析归结在一起经过合理的推断,得出该句的含义是“人是有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这个过程则是综合。
一般地说,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因卷Ⅰ、卷Ⅱ的命题形式不同,对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角度亦有区别。在卷Ⅰ中“分析、综合”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方法”“手段”使用的,如何分析综合,则在卷面中没有表现。在卷Ⅱ中“分析、综合”虽在多数情况下仍是以“方法”的面貌出现,但随着鉴赏内容的加强,有时“分析”不单是“手段”“方法”,而是作为“目的”出现在考题中。如2001年春季高考题,第23题要求对父亲的形象作简要分析,这类题目虽然是考查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但同时也直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那么,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呢
如何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一定之规,但是要分析得恰当准确,首先应明确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对象确定了,找出构成对象的具体因素及其综合特点的过程就是分析。能不能对一个事物、一种说理进行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