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全科试卷(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全科试卷(9科10份)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doc
2012-2013年河北省大城一中高三开学摸底考化学试卷.doc
2012-2013学年度河北省大城一中第一次摸底考试理科数学试卷.doc
2012-2013学年度河北省大城一中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科数学试卷.doc
2012-2013学年度河北省大城一中高三摸底考试物理试题.doc
2012-2013学年度河北省大城一中高三摸底考试政治试卷.doc
2012—2013学年度河北省大城一中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卷.doc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doc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卷.doc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年高三摸底考试英语试题.doc
河北省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命题人:李淑颖
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一直延续至更后期。
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即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的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
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
路径即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1.下列关于“西来说”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 “西来说”是伦敦大学拉古别里在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B. “西来说”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C. “西来说”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其中多数人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
D.“西来说”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
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的黄铜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甘肃东乡的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是我们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
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
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D.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中彦领兴元尹领:兼任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竟:最终D.所司皆依违不决决:判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3分)()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 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千秋岁①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2012-2013年大城一中高三开学摸底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g 108 S 32 Cu 64
命题:邢东霞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2.下列实验操作使测定(或配制)结果偏低的是 ()
A.测量一包固体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少量待测液润洗后,再加待测液
C.在保温容器中测量NaOH和稀盐酸反应的中和热时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
2012—2013学年度大城一中第一次摸底考试
理科数学命题人:李胜红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x满足z(2-i)=11+7i(i为虚数单位),则z为
(A)3+5i (B)3-5i (C)-3+5i (D)-3-5i
2、已知全集={0,1,2,3,4},集合A={1,2,3,},B={2,4} ,则(CuA)B为
(A){1,2,4} (B){2,3,4} (C){0,2,4} (D){0,2,3,4}
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A)(B)(C)(D)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2012—2013学年度大城一中第一次摸底考试
文科数学命题人:李爽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为()
(A){5,8} (B){7,9} (C){0,1,3} (D){2,4,6}
2. 设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
3. 已知函数
2012-2013学年度大城一中高三摸底考试
物理试题
命题人林保增
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2~4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4 s末离出发点最远
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D.物体在0~4 s和在4~8 s内的位移相同
2.如右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3.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下图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中可能正确的是()
4.如右图所示,一小球以v0=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以下判断中正确是
C.A、B
2012—2013学年度大城一中高三摸底考试
政治试卷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90分钟,100分)。
命题人:李俊英
第I卷(选择题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不考虑其它因素,这会带来
A.居民消费水平降低 B.纸币发行量增加
C.出口贸易额增加 D.居民投资结构的多元化
2.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3.“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在中国古代,丰年谷贱,政府出钱平价收购粮食并储存于官方粮库,等到灾年谷贵时,再平价卖给百姓,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在今天看来,这种“常平法”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涨跌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④政府的恰当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近年来,西藏青稞酒、山西老陈醋、新疆沙棘汁等各地名优土特产纷纷出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广受市民青睐。一系列“商品大集”的举办有利于
①提升北京居民的消费结构②加快生产要素向北京聚集
③满足北京居民的消费需求④推动商品的跨地区流通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5.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不仅导致国内政局不稳定,也影响了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这表明
①应该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措施的实施
①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②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
③能冻结货币并减少货币的流通量④有利于缓解中小
2012—2013学年度大城一中高三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命题人李桂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2.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3.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以上评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罗斯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
D.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D.推动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
5.有关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搭配,你认为( )
①伽利略——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并发现了海王星 ③爱因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
命题人段春和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
2.答题前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I卷
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20题1分,26—40题1.5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B.T2噬菌体的核酸只含有脱氧核苷酸
C.组成RNA和ATP的元素种类相同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线粒体中
2.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共有8种核苷酸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有20种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D.在松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3.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4.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
A.a>b B.a=b C.a≥b D.a<b
5.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大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命题人:乌春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2.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读世界某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A.欧洲西部 B.黑海沿岸
C.非洲西南部沿海 D.北美洲东南部
4.图中乙区域最可能是
A.商业区B.住宅区
C.文化区D.工业区
右图中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为a线的纬度最高点,m、n在同一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问为2011年9月29日19时。读图回答5~7题。
5.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
A.15°E B.165°W
C.120°E D.90°W
6.关于n点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高原,气候干旱 B.植被为热带雨林
C.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地处南太平洋
7.与n地昼长最接近的是
A.24 小时 B.0小时
C.12小时 D.无法确定
CO2排放量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耗量、能源大城一中2012年高三摸底考试试题
英语
命题人:张国洪倪华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在试卷答题卡上。
3、客观题部分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二节,第一节完成句子和第二节书面表达题的答案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填写到答题卡上对应的空白处。答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 the speakers need to buy?
A. A fridge. B. A dinner table. C. A few chairs.
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hotel. C. In a school.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 B. Cathy is too busy to come. C. 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
4. Why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own?
A. To pay her bills in the bank. B. To buy books in a bookstore.
C.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
5. 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
A. Finish some writing. B. Prin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