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1—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15 23:23: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820字。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1--10)
  1.(2012•菏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A(0,1),B(2,0),O(0,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O.
  (1)一抛物线经过点A′、B′、B,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是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4倍?若存在,请求出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出四边形PB′A′B的两条性质.
  解题思路: (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A′(﹣1,0),B′(0,2),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S四边形PB′A′B=S△B′OA′+S△PB′O+S△POB,再假设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得出P点坐标即可;
  (3)利用P点坐标以及B点坐标即可得出四边形PB′A′B为等腰梯形,利用等腰梯形性质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1)△A′B′O是由△ABO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又A(0,1),B(2,0),O(0,0),
  ∴A′(﹣1,0),B′(0,2).﹣﹣﹣﹣﹣﹣﹣﹣﹣﹣(1分)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a≠0),
  ∵抛物线经过点A′、B′、B,
  ∴ ,
  解得: ,
  ∴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3分)
  (2)∵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
  设P(x,y),则x>0,y>0,P点坐标满足y=﹣x2+x+2.
  连接PB,PO,PB′,
  ∴S四边形PB′A′B=S△B′OA′+S△PB′O+S△POB,
  = ×1×2+ ×2×x+ ×2×y,
  =x+(﹣x2+x+2)+1,
  =﹣x2+2x+3.﹣﹣﹣﹣﹣﹣﹣﹣﹣﹣(5分)
  假设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则
  4=﹣x2+2x+3,
  即x2﹣2x+1=0,
  解得:x1=x2=1,
  此时y=﹣12+1+2=2,即P(1,2).﹣﹣﹣﹣﹣﹣﹣﹣﹣﹣(7分)
  ∴存在点P(1,2),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8分)
  (3)四边形PB′A′B为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下面性质中的任意2个均可.
  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③等腰梯形上底与下底平行;④等腰梯形两腰相等.﹣﹣﹣﹣﹣﹣﹣﹣﹣﹣(10分)
  或用符号表示:
  ①∠B′A′B=∠PBA′或∠A′B′P=∠BPB′;②PA′=B′B;③B′P∥A′B;④B′A′=PB.﹣﹣﹣﹣﹣﹣﹣﹣﹣﹣(10分)
  2.(2012•宁波)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交y轴于C(0,﹣2),过A,C画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PA=PC,求OP的长;
  (3)点M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以M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切点为H.
  ①若M在y轴右侧,且△CHM∽△AOC(点C与点A对应),求点M的坐标;
  ②若⊙M的半径为 ,求点M的坐标.
  解题思路: (1)根据与x轴的两个交点A、B的坐标,利设出两点法解析式,然后把点C的坐标代入计算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
  (2)设OP=x,然后表示出PC、PA的长度,在Rt△PO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然后解方程即可;
  (3)①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MCH=∠CAO,然后分(i)点H在点C下方时,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CM∥x轴,从而得到点M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是﹣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计算即可;(ii)点H在点C上方时,根据(2)的结论,点M为直线PC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求出直线PC的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
  ②在x轴上取一点D,过点D作DE⊥AC于点E,可以证明△AED和△AO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得到AD的长度,然后分点D在点A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求出OD的长度,从而得到点D的坐标,再作直线DM∥AC,然后求出直线DM的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
  解答: 解:(1)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2),
  将x=0,y=﹣2代入,得﹣2=a(0+1)(0﹣2),
  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2),
  即y=x2﹣x﹣2;
  (2)设OP=x,则PC=PA=x+1,
  在Rt△POC中,由勾股定理,得x2+22=(x+1)2,
  解得,x= ,
  即OP= ;
  (3)①∵△CHM∽△AOC,
  ∴∠MCH=∠CAO,
  (i)如图1,当H在点C下方时,
  ∵∠MCH=∠CAO,
  ∴CM∥x轴,
  ∴yM=﹣2,
  ∴x2﹣x﹣2=﹣2,
  解得x1=0(舍去),x2=1,
  ∴M(1,﹣2),
  (ii)如图1,当H在点C上方时,
  ∵∠MCH=∠CAO,
  ∴PA=PC,由(2)得,M为直线CP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
  设直线CM的解析式为y=kx﹣2,
  把P( ,0)的坐标代入,得 k﹣2=0,
  解得k= ,
  ∴y= x﹣2,
  由 x﹣2=x2﹣x﹣2,
  解得x1=0(舍去),x2= ,
  此时y= × ﹣2= ,
  ∴M′( , ),
  ②在x轴上取一点D,如图(备用图),过点D作DE⊥AC于点E,使DE= ,
  在Rt△AOC中,AC= = = ,
  ∵∠COA=∠DEA=90°,∠OAC=∠EAD,
  ∴△AED∽△AOC,
  ∴ = ,
  即 = ,
  解得AD=2,
  ∴D(1,0)或D(﹣3,0).
  过点D作DM∥AC,交抛物线于M,如图(备用图)
  则直线DM的解析式为:y=﹣2x+2或y=﹣2x﹣6,
  当﹣2x﹣6=x2﹣x﹣2时,即x2+x+4=0,方程无实数根,
  当﹣2x+2=x2﹣x﹣2时,即x2+x﹣4=0,解得x1= ,x2= ,
  ∴点M的坐标为( ,3+ )或( ,3﹣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