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4740字。
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
2.请将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某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2.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见右图汉代代田法模型)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休耕轮作 D.精耕细作
3.在历史课上,小明同学扮演汉朝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如下阐述。该同学的阐述贴近史实的是
A.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 “夜市”很繁华
B.这里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
C.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
D.为了生意方便,我把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4.“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注: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建功多,百姓便之”,材料中“水排”主要用于
A.灌溉 B.冶铜 C.制瓷 D.冶铁
5.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6.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7.明代流传着“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表明
A.明朝区域经济已有所发展 B.明朝农业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C.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D.各地商品经济都有很大提高
8.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D.长期落后于世界潮流
9.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10.《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