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广州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南海执信中学 赵洪文
说明: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并把班别、姓名和学号写在答卷左侧相应的位置。
第 Ⅰ 卷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5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一项是:
A.恣睢(suī) 五行缺土(xíng) 阴晦(huì) 脚踝(huái )
B.嗤笑(chī ) 威吓(hè) 愕然(è) 瑟缩(sè)
C.拮据(jié) 腆着(diǎn) 星宿(xù) 忌讳(huì)
D.兀自(wù) 埋怨(mán) 造诣(yì) 诘问(jié)
2、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妄自菲薄 负隅顽抗 不屑置辩
B.绿草如荫 偃旗息鼓 怨天尤人
C.陈词滥调 浑然一体 徇情枉法
D.美轮美奂 大事渲染 再接再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广州时,受到了广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 母亲是个好劳动,她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C. 动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十分复杂。
D. 我们应像农民珍惜他们的果实一样来珍惜我们胜利的果实。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班会上,班长(① )地在黑板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了一个“佳”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tuī——”“zú——”“根本没有这个字!”大家(② )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这个字,”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推’,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5、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A.①煞有介事 ②异口同声
B.①装腔作势 ②议论纷纷
C.①一言不发 ②众说纷纭
D.①郑重其事 ②七嘴八舌
6、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
A.关于书写要正确的问题。
B. 关于不要乱造字的问题。
C. 关于行为文明的问题。
D.关于建设良好的校风问题。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2.5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2题。
镜头下逃命的藏羚羊
①出格尔木不到一会就到昆仑山口了。一块不很规则的火山石上,镌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昆仑山口。
②草原轻柔漫展,随着我们行驶的节奏而荡开高原的韵律。草势不够丰厚肥美,甚至没有形成绿的层次。偶尔能够看到一个小水湾,闪动着草原的清纯的灵性。在一个小水湾旁边,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
③与辽阔的空间相比,它显得过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怜悯。我被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对于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摄影人,的确是抓取到了一个悲天悯人的镜头。随着长焦镜头的缓缓调动,我与藏羚羊一寸寸地挨近了。我能够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掺糅的杂色,还有它那娇媚的充盈着生动气息的唇线。它的腿很修长,身体的流畅轮廓在高原的光照下显得温情脉脉。
④当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时,我被震动了。它的眼神里怎么飘泻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