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末模块测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小题,约6130字。
福建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末模块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 选择题:(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2.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3.“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交融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4.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5.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资本主义矛盾的普遍存在
6.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是
A.放弃金本位制 B.成立农业调整署
C.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7.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①新建田纳西工程 ②以工代赈 ③发放救济 ④蓝鹰运动
A.①③ B. 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
C.忽视农业 D.通货膨胀
9.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以上评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斯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
D.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