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九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题,约12290字。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9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Cu—64 S-32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实验
B.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应将底物和酶先分别预热到所需温度,再混合恒温
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D.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A、B应混合均匀后使用
2.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B.共同进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或者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4.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上升,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C.若甲代表产生一种含碘化合物的器官,a为寒冷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加强
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CO2的部位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生物膜系统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D.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6.一个精原细胞内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的DNA每条链都用15N进行了标记,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原料均为14N)形成四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和一个不含15N的卵细胞受精形成一个受精卵,该受精卵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有
A.只有1个 B.2个 或4个 C.最多3个 D.最多4个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乙烯均为石油分馏产品
B.验证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否完全可先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的pH至碱性,再加入碘水看是否变蓝
C.钠与乙醇的反应比水缓慢,钠浮在乙醇的液面上缓慢游动
D.煤的气化、液化、干馏和石油的裂化、裂解、催化重整都是化学变化
8. 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铝热反应需要用点燃的镁条产生高温引发,因为铝热反应为吸热反应
C.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并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因为Fe2O3+3CO 2Fe+3CO2 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D.鸡蛋白溶液中加入2滴1%醋酸铅溶液后产生沉淀,因为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反应物只有按等物质的量投料,其转化率才能相等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 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硫酸氢钠、②乙酸钠、③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