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12810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50分)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
A.宗法关系 B.道德规范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2、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3、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各项中,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并且是雅俗共赏的字体是( )
A. B. C. D.
4、中国近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5、美国19世纪末知名社会活动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他称之为“大协作”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些主张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流派的一种,即“单税社会主义”。参照此学说而诞生的是( )
A.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B.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6、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三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你认为汤恩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A. 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C. 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 郡县制的持续深化
8、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辛亥革命促进了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一战” 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9、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同,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