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考》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18 21:41: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10字。

  《送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送考》一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3、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开头和结尾两处对乡间旱景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新课导入
  请大家看P35漫画,谈谈你的感想。(学生发言。)
  师小结:叶圣陶评价丰子恺:“子恺兄的散文跟他的漫画十分相似,或者可以说是同一的事物,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散文利用语言文字,漫画利用线条色彩。子凯兄的漫画最大的特色还在于选择题材。我曾经用诗家惯说的两句话评他的漫画,就是“出人意料,入人意中”。“出人意料”是说他漫画的题材大多是没有人画过的,因而给人一种新鲜的感受;“入人意中”是说这些题材不论从古人的诗词中或者从现实生活中取来,几乎都是大家曾经感受过的,因为使人感到亲切。这两句话用来评子凯兄的散文,我认为同样合适。读他的散文真像跟他谈心一个样,其中有些话简直分不清是他在说还是我在说。像这样读者和作者融合为一体的境界,我想不光是我一个人,凡是细心的读者都会体念到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丰子恺的散文。
  二、介绍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
  三、整体感知
  1、讨论:眼下高考在即,假如你是一名老师,你去送考,这个过程可能包括哪些环节?
  (备考,赴考,等待发榜等)板书:备考,送考,等待
  文章标题为《送考》,顾名思义,送别人考试,浏览课文,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