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押题精粹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0小题,约22680字。
2012年高考押题精粹(历史课标版)
(30道选择题+20道非选择题)
一、 选择题部分(30道)
1、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
2、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
姓名 生卒 家庭背景 事迹
宋玉琳 1879-1911 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 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期间参加浙皖起义失败,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
程良 1883-1911 怀远城关人,家境贫寒,其父以瓦工为业。 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参加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至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弹尽被捕,英勇就义。
石德宽 1885-1911 寿县南乡集人,家境一般。 同盟会员,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多次武装起义,后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D、二十世纪初安徽近代教育有一定的发展
4、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 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
C. 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D. 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足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美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7、地米斯托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萨拉米战役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健全,凡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人都将被放逐
B.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以及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C.雅典公民虽然民主法制意识浓厚,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
D.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
8、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了财产私有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9、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0、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11、“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危机。”为避免危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