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南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7370字。
沂南一中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检测考试试题
历 史 2012.5.25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
1、“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朝时期,山西洪洞县从人口大量迁徙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当代,我国北方居民仍然有拜祭洪洞县大槐树的习惯,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北方人口与山东洪洞县存在着血缘关系 B.北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C.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 D.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活动范围
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显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D.王室日益衰微
3、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争执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4、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5、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6、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7、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 B.民主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
8、《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 西汉重用亲信,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0、“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1、《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