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第四次高考模拟理科综合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1830字。
2012年哈尔滨三中第四次高考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 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 S 32 Fe 56 Zn 65 Cu 64
第I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的基本支架决定的
B.线粒体是乳酸产生的场所
C.核膜由双层膜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并仅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解旋酶只存在于细胞核
C.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D.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其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C.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D.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4.如图表示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乙种群更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存
D.湿度和温度的相互作用是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C.恩格尔曼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D.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膜结构属于物理模型
6.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突变速率)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A.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B.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治理“地沟油”,可通过水解反应制得肥皂
B.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明胶是营养型食品增稠剂,可从皮革制品的下脚料及旧皮鞋中提取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CH3)2C=CHCH2CH3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甲醇、乙二醇(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
9.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关于该有机物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