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全科试卷(4科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2 18:15: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全科试卷(4科5份)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数学理)WORD版.doc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理综)WORD版.doc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文综)WORD版.doc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英语)WORD版.doc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5月质量抽测(最后一卷)(语文)WORD版.doc
  蚌埠二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5月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量,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第11小题除外)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蜒向前的动势;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风、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砚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收。
  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其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的j态变化。事实上,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使四季假山各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美。
  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合宜,化静为动”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趣。
  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感。
  2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飞檐”这种形式是灵动的,有飞禽走兽等饰物与瑞云等纹饰,屋脊和飞檐呈向上飞升腾跃之美。
  B.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在说明静观园林所欣赏的是静态美。
  C.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借助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美景”融合,有意识地突出季节变化之美。
  D.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依赖山水、建筑等有形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们审美理想的空间艺术。
  3.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加以概括。(3分)
  答: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19分)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官陟宪使陟:提拔,升迁
  B.孺允葺公所居堂葺:修补房屋
  C.揭之楣间揭:张贴、悬挂
  D.而诸孙皆秀发秀发:秀丽的头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日其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以公所命名余船以次俱进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B.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是一个正直的文化人,他由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