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一中2012届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热身训练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9560字。
龙岩一中2012届高考热身训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5.3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8题,共10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0、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2.《联合早报网》报道2012年3月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的初始污染已大幅减少,但核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下列有关核辐射对人体细胞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辐射可能会导致细胞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出错,这种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核辐射可能导致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核辐射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只要1个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D.核辐射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癌细胞在细胞免疫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现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①用蒸馏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B.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都是4N
C.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D.实验③的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A:T:G:C = 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B.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常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同一物种不同地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牙膏里填充少量的甘油,是由于甘油有吸湿性
B.“神七”航天员的舱内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小苏打可用于制发酵粉,它属于盐
D. 泄露在海洋中的原油只要由海洋生物逐步分解而除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
B.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