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2012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11050字。
安庆一中2012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水为层析液将叶绿体与液泡中的两类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
D.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2.饭后,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此时对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但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
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
C.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也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
D.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
3.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乙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I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Ⅱ1、Ⅱ2片段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圆眼是显性性状
B.若F2在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F2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II1区段,也有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I区段
D.若F2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再用获得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圆眼雄果蝇交配,子代没有性状分离
4.角膜炎、鱼鳞癣和听力丧失综合征(KIDS),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一个连接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连接蛋白缺失一个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突变的原因是mRNA缺失了一个密码子
B.该病可望通过基因治疗治愈
C.连接蛋白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导致该综合征的根本原因
D.该病携带者对霍乱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说明生物的变异可能是有利的
5.如右图所示,科学家用CD4分子(T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修饰的红细胞制成“陷阱细胞”研究艾滋病治疗,输入患者体内可以“引诱”HIV识别、入侵,但不能复制增殖,并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被认为是20世纪瘟疫,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B.选择红细胞作为“陷阱细胞”优势明显:不仅因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众多,能有效竞争性抑制HIV侵染T细胞,而且其寿命短更新快,有利于将掉进“陷阱”的HIV及时随之消亡
C.设计“陷阱细胞”时需要将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D.“诱饵”(CD4分子)本身就存在于人体当中,因此输入患者体内这种被修饰的红细胞不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6.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生命系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的说法准确的是( )。
A.安庆市人工放流1600万尾长江“四大家鱼”,以提高长江水系其亲鱼的丰富度
B.研究固着在礁石上的贝类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