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9050字。
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
2012.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流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2.《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
A.太学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唐律》规定:“(遗产)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诸在官侵夺私田者,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罪止徒二年。”依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均分田宅及财物使兄弟都有小农经营的机会
B.国家通过立法规定了小农种植经济作物的数量
C.封建政府限制官吏占田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D.此规定有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5.某历史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辛亥革命形势图》时发现: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右图中带标志的)。对此他们展开了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②西方思想传入较早,人们的思想观念较先进 ③是兴中会、同盟会等发动起义较集中的地区,革命觉悟高 ④交通发达,便于得到西方民主国家的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打倒孔家店
C.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7.将历史照片编印出版给普通人欣赏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右图《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中汇聚了莫理循拍摄的500张清晰的照片(莫理循1897~1912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912~1920任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在这本老照片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0”号机车投入唐胥铁路运行
B.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的报道
C.《定军山》首映的广告
D.中国人在教堂举行的婚礼
8.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封面题字为“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 B.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解放战争爆发
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表明
A.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摒弃了苏联经验
B.我国放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
C.我国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10.下表是中国《1950~1980年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