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理综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450字。
2012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理综试卷
命题:左辉亮 邓爱林 黎毛生 5.2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3月2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的新型药物。据悉,新型药物的效力集中于一种大量存在于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这种名叫“CD47”的蛋白质能使癌细胞免于被叫作“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所吞噬。新药物能去掉癌细胞这一“不要吞噬我信号”,让免疫系统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展开攻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内存在大量的溶酶体以“消化”吞噬物,溶酶体中的酶是由游离的核糖体合成
B.这种新型药物和淋巴因子的作用机理相同
C.“巨噬细胞”中也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细胞癌变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结果
2.下列对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4中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时的百分比
B.图2中ab段和bc段都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因为所用时间相同
C.图3中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A细胞分泌随后增强
D.图l中如果横坐标表示氧气浓度,则纵坐标能表示人成熟红细胞中钾离子的吸收量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12h,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2)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变异类型,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3)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定向选择的作用;(4)水蚤个体的变异也是定向的
A.(1)(2) B.(1)(2)(3) C.(2)(3) D.(3)(4)
4.某海边的潮间带有一些洼地,由于退潮时海水仍会积留在洼地中,因而形成所谓的潮间池。潮间池中最强势的捕食者为一种海星,其主要猎物为某种贻贝,而该贻贝则是靠捕食潮间池中的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生。有一位生态学家在上述的潮间池中进行实验,他将部分潮间池的海星全部移除,其它潮间池的海星则保留,然后进行连续十年的调查,并记录潮间池内物种数的变化,结果如右图。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组的潮间池中,物种数每年持续减少
B.在对照组的潮间池中,最强势的捕食者为贻贝
C.该实验说明若受到相同外在因素持续干扰,生态系统内的组成物种数将无法维持稳定
D.该实验说明移除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捕食者,可能使该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数显著减少
5.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③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④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⑤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⑥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⑦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⑧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A.有三项 B.有四项 C.有五项 D.有六项
6.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D.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焊锡(锡铅合金)熔点比金属锡高
B.生成物的能量与反应物的能量一般都不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限度
D.用CaSO4可降低盐碱地(含Na2CO3、NaCl)土壤的碱性
8.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