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小题,约4940字。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选择题
1.中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2.新中国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①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③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④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A.1 949 年秋 B.1954 年秋 C.1 956 年底 D.1978 年底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6.新中国成立初,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是
A.党的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基层民主政权D.中央领导小组
7.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B.多党执政、互相监督
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8.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维护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中国共产党提出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革民主党派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0.在我党的历史上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
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
1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A.建立统一战线 B.完成解放战争C.成立新中国 D.实现国家的统一
12.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确立于1949年
C.是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D.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机关
14.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④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论十大关系》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D.民族互助
17.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 B.《共同纲领》最早明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这一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