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2级高三第7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2290字。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2级高三第7次月考试卷
文科综合
命题人:万东、郑运春、张登奎 审题人:黄勇斌、夏红兵、蒲红梅
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当北京迎来2012年第一道曙光时,我国某地还在黑夜笼罩中。回答第1题。
1.该地最不可能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3题。
2.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3.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图3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丁处自然带为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乙地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C.丙海域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D.丁地终年盛行西风,降水丰沛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目前北京PM2.5的主要来源有机动车、电厂、锅炉、扬尘、秸秆焚烧等。大风和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图3为北京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第6、7题。
6.一年中,北京春季的PM2.5浓度较高,主要由于
A.沙尘天气和局地扬尘频繁
B.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大
C.农村大量焚烧秸秆
D.燃煤使用量大
7.依据图3所示气温分布,该日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
的时段是
A.5时至8时 B.8时前后
C.12时至15时 D.5时至20时
图8为某地花卉、奶牛、粮食三种农产品生产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空间变化示意。读图回答第8题。
8.当Y线变成L线时,生产范围变大的是
A.花卉生产部门
B.奶牛生产部门
C.粮食生产部门
D.上述三种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