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十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1题,约7150字。
北京三十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风潮
2.(2007年上海)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3.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下列主张,属于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C.“兼爱”“非攻”“尚贤”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4.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备受冷落、狼狈不堪。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政治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C.受到其他学派打击 D.孔子思想有较多的消极性
5.“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实行郡县制 ③三公九卿制 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6.学者钱穆曾评论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自汉到唐
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7.(2012年西城一模)北魏为解决“民多荫冒,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的状况而制定了
A.宗主督护制 B.租调制 C.三长制 D.均田制
8.(2010年全国II)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9.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国家演变的视角看,民族融合的作用在于:促进了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的农业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0.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11.现在有些国家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资助其发展生产,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出现于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李悝变法
12.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 “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