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四地七校201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9090字。
福建省漳州市四地七校201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O一16 Ca—40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是脂肪、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它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B.酶和核酸都是含有N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控制酶的合成
C.性激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其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D.纤维素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它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
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
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导
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 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
4.细菌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抗毒素。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脱去毒性后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类毒素也具备抗原的特性
B.外毒素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注射抗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
D.患了白喉、破伤风等外毒素引起疾病的患者,需要注射类毒素加以治疗
5.图甲是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分布图(a+与a、b+与b、c+与c依次类推为等位基因),图乙是该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四条染色体的基因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物因交叉互换而发生了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1和3、2和4为原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
C.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该变化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次序
6.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开发废旧电池综合利用技术,防止其中重金属盐对土壤水资源造成污染
B.将作物秸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乙醇用作汽车燃料
C.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利用海洋生物逐渐分解而除去
D.推广煤炭脱硫技术、减少直接燃煤,防止酸雨发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与淀粉溶液可以用浓硫酸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