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5150字。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模块考试历史试题(2012.4)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20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第Ⅲ卷为第7页。考试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迎接挑战,做完必做题后再挑战一下发展题吧,你一定能够成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 )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A.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4、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突出特点是( )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5、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6、“……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御街铺店,……自三更开行上市,至晓方罢市。”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7、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姻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 (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
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