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全科试卷(6科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6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18 17:16: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全科试卷(6科7份)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基本能力)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WORD版.doc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
  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
  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忖度(cǔn)戕害(qiāng)     按捺不住(nài)      年高德劭(shào)
  B.呼吁(yù)混淆(xiáo)      皓首穷经(hào)      卷帙浩繁(yì)
  C.掂记( diàn)  孝悌(dì)     曲水流觞(shāng)    信手拈来(niān)
  D.愀然( qiǎo)   摒弃(bìng)     逸兴遄飞(chuán)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接轨敲边鼓浮想联篇拭目以待
  B.荣膺流线形英雄辈出继往开来
  C.诠释口头禅未雨绸缪蔚然成风
  D.商榷耍花腔崭露头脚高屋建瓴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行医要讲医德,经商要讲商德,
  从政要讲政德。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B.从“梨花体”、“羊羔体”,到博客诗歌、微诗歌、“废话体”……等,网络
  诗歌以狂欢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挑战着人们诗歌阅读的底线。
  C.“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
  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中国将逐步进入老龄社会。
  D.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谁来种地、靠
  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令人担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容国团曾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今天多特蒙德
  再次见证历史.铭刻下中国男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六连冠的奇迹。
  B.长篇纪实小说《雷锋》匠心独运,巧妙运用“螺丝钉”这一关键词,贯穿了雷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锋的一生,使得作品的纪实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1316星系图像中,这个遥远星系
  的尘埃勾勒出了“上帝脸”的轮廓,让人感到莫衷一是。
  D.“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事关国家发展、
  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将包括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
  治轨道,还要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B.网络调查表明,中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
  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C.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政府制订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
  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了很好的作用。
  D.从《国门英雄》、《感动生命》到《儿女情更长》,中央电视台通过播出节目
  的多样化,让观众体验到不同题材类型电视剧的魅力和水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它包含着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
  等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齐鲁两国文化的
  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类型。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
  地域文化中的一支,孕育出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
  始人以及其他先秦诸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齐鲁地区成为“文
  化圣地”,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
  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是多方面的。不仅儒家思想
  体系是在齐鲁文化的土壤里孕育而成,而且中国文化史上其他几种重要的思想学术派
  别也大都是由齐鲁文化孕育、影响或催生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并称“显学”。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都是正宗的鲁国
  人,儒学大师荀子虽为赵人,但年十五即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官,并曾三次为祭酒。墨
  家创始人墨翟,也是鲁国人.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觉儒家“礼烦扰
  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遂自立门户,创建了墨家学派.
  先秦兵学多出于齐文化,孙武、孙膑及司马穰苴均为齐国人。在中国古代兵学文
  化中,齐鲁兵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代表着先秦兵学的主体构成与最高成就。道家
  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虽非齐鲁之人,但中国古代道家形成和发展也与齐鲁文化有着
  密切关系,《汉书•艺文志》将商代伊尹与姜太公列为道家之首,并将《管子》列入
  道家著作。在老庄之前,道家思想已萌芽于齐鲁文化之中。
  秦始皇攻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
  齐鲁文化一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汉王朝建立后,采用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
  思想,后又于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论是黄老之学,还是儒术,都是
  齐鲁文化的结晶。齐鲁文化在汉代逐步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儒学
  取得国家法典性的地位后,逐步在国家的支持下成为“经学”。汉代的经学大师大多
  出于齐鲁之地.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传授儒家五经的八位大师中有七人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是齐鲁学者。此后,汉魏时期许多著名的经学大师大多为齐鲁学者,经学的话语权和
  解释权基本上为齐鲁学者所垄断。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成为西周至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华夏文明的代表和
  象征,自汉朝以来,儒家学说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共同民
  族意识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齐鲁文化
  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地域界限,它既是中国传统
  文化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改动)
  6.关于“齐鲁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
  主干。
  B.齐鲁文化和河洛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地
  域文化。
  C.齐鲁文化孕育了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也孕育了其他先秦诸子。
  D.齐鲁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齐鲁地区至今依然是“文化圣地”。
  7.关于“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的理解,下列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齐鲁文化的土壤里孕育而成的儒家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催生了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兵家、道家
  等流派。
  C.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儒学成为国家支
  持的“经学”。
  D.汉魂时期,儒学上升到国家法典性质的地位,齐鲁学者几乎垄断了经学的话语
  权和解释权。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墨子曾师从孔子学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其创建的墨家学派与儒家思想
  是一脉相承的。
  B.道家代表人物老庄虽不是齐鲁人,但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形成和发展与齐鲁文化
  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作为汉初治国指导思想的黄老之学和汉武帝尊崇的儒学,都是齐鲁文化的结晶。
  D.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它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时空
  界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奉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明崇祯进士。顺治二年,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
  道监察御史。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略谓:“明二百余年
  国祚,坏于忠贤,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此通国共知者。请立
  彰大法,戮之于市。”御史昊达,给事中许作梅、庄究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
  国士、邓孕槐、桑芸等先后论劾。睿亲王于重华殿集大学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