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5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5份)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一,word版).doc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二,word版).doc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三,word版).doc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四,word版).doc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卷(五,word版).doc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
历史试卷(一)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指出,2012年河南将推进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搞好大遗址保护展示,同时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请找出以下源于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司母戊鼎②龙门石窟③端午节④豫剧⑤少林功夫.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D.②④⑤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促使中英两国交战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当中国人试图强行禁止鸦片贸易时,便爆发了第一次中英战争,即通常所说的鸦片战争。”这一观点
A.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B.指出英国进行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本质
D.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3.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下列图片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8.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邓世昌黄海激战D.义和团廊坊大捷
4.“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弭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5.“l9世纪中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行动不包括
A.开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汉阳铁厂D.成立京师同文馆
6.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的抗争,在抗争的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进行着近代化艰难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
历史试卷(二)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映了哪个派别的政治主张
A.佛家B.道家C.法家D.儒家
2.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熏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材料中的“这份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八围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4.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面的是一个“千古未有之强敌”。面对这个威胁,一些头脑稍清醒些、接受“经世致用”精神指导的士大夫们主张“力破成见而讲求实际”。为
此他们开展r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5.《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6.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图文化内部的危机。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下列口号或主张中属于这次“危机”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三民主义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孙中山先生在某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B.北京大学
C.黄埔军校D.京师大学堂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
历史试卷(三)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否则就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资治通鉴》B.孟姜女哭长城
C.商朝卜辞D.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2.在明治维新时,提出要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由此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即第一期占领台湾,第二期吞并朝鲜,第三期出兵东北,第四期霸占中国,第五期称霸世界。日本实现第一期计划是通过下列哪一战争实现的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侵华战争
3.某班进行历史情景剧表演比赛,其中设计有误的是
A.李鸿章派人在上海苦心经营江南制造总局
B.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被杀害
C.孙中山通过《民报》阐发三民主义
D.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抨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罪恶
4.下列坐标上的三个历史事件都与一个历史人物有关,他是
A.陈独秀8.朱德C.毛泽东D.鲁迅
5.20世纪中期,中国人努力维持和平,但最终化为泡影。下列哪一选项最能说明这一
情况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6.为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张褰——师夷长技以制夷
B.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詹天佑——京张铁路
D.侯德榜——大生纱厂
7.在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中,“两会”是社会热点问题表现最充分、社会关注面最广泛的政治活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
历史试卷(四)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朝科技突破性进步表现的是
A.造纸术的出现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2.清朝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光皇帝,认定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你认为((南京条约》最大的危害是
A.中国领土主权被破坏
B.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中心
C.中国开始丧失海关自主权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实践活动包括创办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北洋舰队等。“这么一个群体”的主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4.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其母校是“思想的实验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新知识的探索者”,下列能体现北京大学是“社会变革催化剂”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
历史试卷(五)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近年来,“郭美美事件”、“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假鸡蛋”等诸多“造假门”被频频曝光。诚信危机成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孔子早就说过治理国家要“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原文
A.《山海经》
B.《道德经》
C.《论语》
D.《水经注》
2.150年前,一所学校的诞生,开启了我们国家向外学习的高潮,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下面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京师大学堂
B.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
C.目的是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D.作为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人才
3.关于右图人物,说法正确的是
A.1912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
B.他领导的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C.他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所以他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4.下列事件中,起到思想解放作用的是
①新文化运动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④文艺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下列不属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