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学2012届高三理科理综试题(二)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020字。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2届高三理科理综(二)
命题中心:张党秀 梁爱斌 邹成国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9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为XXY的人的病因一定是其父方提供的配子发生了变异
B.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在后期
C.在无丝分裂中,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DNA的复制
D.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维持染色体稳定的主要手段
2.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而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
C.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可能都在进化
3.下图左方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图,则右方四种测量方式图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 )
4.在下图3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A和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VA和VB,则VA<VB
B.如果A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 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A和TC,则TA>TC
C.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LB和LC,则LB<LC
D.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B和TC,则TC>TB
5.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比特尔等在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在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或分子是经过一系列代谢步骤合成的,每一步都受特定的酶所催化。现假设已分离到某微生物的5种突变体(1-5),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但是该微生物在合成途径中,物质A、B、C、D、E都是必需的,但不知它们的合成顺序;于是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示加入相应物质,微生物能正常生长“-”表示加入相应物质,微生物不能生长)
加 入 的 物 质
A B C D E G
突变体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请分析突变体4最可能在哪两种物质之间合成被阻断 ( )
A.B和D B.D和A C.A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