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8小题,约18000字。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总计48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综合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为松花江的流凌现象,冰河流凌聚集成团状,前赴后拥甚为壮观。该流域是东北葡萄的重要产地。秋季将“肥壮”、“有发展潜力”的枝条剪下,贮存在菜窖内或埋入地下,春暖雪化时再在农田扦插。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植株,则把葡萄底部及株枝用厚厚的土掩埋,保证春季又能茁壮生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松花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该河下游在俄罗斯境内注入北冰洋
C. 该河流上游落差小,水力资源贫乏
D. 该河流出现流凌现象,可能在下游
堆积形成凌汛
2.松花江流域对葡萄株枝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
A.积雪压坏株枝B.冬季严寒
C.积累养分D.强太阳辐射导致干旱
图2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C.图中的地质活动先后为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D.图中的地质活动先后为沉积-断层-褶皱-岩浆侵入
4.“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
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直接描述的是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C.水循环的甲、丙环节 D.水循环的乙、丁环节“电荒”、“煤荒”、“油荒”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费将进一步增加。读我国核电站分布图(图3),回答5~6题。
5.图中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最能说明该区
A.交通便利,有利于核原料的运输
B.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
C.铀矿丰富,核电站近原料产地
D.地形平坦,有利于核电站选址
6.下列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立足国外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
B.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立
C.积极参与能源安全的国际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
D.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节能、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7.读图4,关于该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A.A地气温日较差大于B
B.B地气候成因与地形、信风和洋流有关
C.C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大
D.D国家为金砖国家之一,南部海洋是世界重要的国
际贸易航线
某企业是大型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集团,为世界众多品牌组装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生产线由深圳向郑州转移。回答第8题。
8.该类企业的转移将
A.减轻迁出地的就业压力 B.推动迁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