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1320字。答案扫描。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 16 F 19 Na 23 Cl 35.5 Ca 40 Cu 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蛙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所以可用来提取细胞膜
C.与胰岛素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同一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等)来交流信息
2.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培育成功的。但有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纯度接近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
B.蓝色基因在玫瑰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蓝色翠雀花素
C.培育蓝玫瑰应用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D.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
3.将畜禽粪便等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好氧微生物发酵堆制处理,并定时翻堆通气,可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下表是某实验所得的部分参数值(注:大肠杆菌是肠道病原菌的指示菌)。
根据题意和表中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堆制0至10天,堆料温度升高是导致微生物总数逐渐减少的主要因素
B.堆制时翻堆通气可促进有机物降解,并加速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C.堆制过程中,微生物类群随堆料温度、有机物含量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D.堆制处理能杀死肠道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有利于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
4.利用右图中若干幼苗及甲、乙两组培养皿验证浓度
为10 -4mol/L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的生理作用,应
该选取的材料有:①完整幼苗;②幼苗的b段;
③幼苗的a段;④幼苗的c段;⑤10mL浓度为
10 - 4mol/L的生长素溶液;⑥l0ml。浓度为10-2mol/L的生长素溶液;⑦10mL蒸馏水
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 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
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 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
5.某生物学家在某山谷里发现老鼠种群中有少量的个体有轻微的趾蹼(绝大多数个体无趾蹼)。后来由于修筑一条沙坝,使老鼠的栖息地成了沼泽。若干年后调查发现,这条山谷的老鼠绝大都分有趾蹼,偶尔才能找到少数无趾蹼的老鼠。对这种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①有趾蹼老鼠比无趾蹼老鼠繁殖力强;②由于环境的变化,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③趾蹼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④有趾蹼的老鼠是适应沼泽环境的类型;⑤为了适应沼泽环境,没有趾蹼的老鼠长出了趾蹼
A.②④ B.①③ C.②⑤ D.①④
6.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较低;②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③丙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 B.① C.①③ D.③
7.关于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丙烯、苯、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B.甲烷、苯以及苯的同系物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醇、氯乙烷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装置乙:除去甲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