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全科试题(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11 16:08: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文理科全套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doc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doc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doc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doc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doc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江西省吉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 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瞋(chēn)目    纤(xiān)维    鱼鳍(qí)      既往不咎(jiù)  
  B.提供(gōng)    肄(sì)业      拾掇(duō)     游目骋(chěng)怀  
  C.间(jiàn)隔     愀(qiǎ。)然    遒(qiú)劲      风尘仆(pū)仆  
  D.蟊(má。)贼    岑(cén)寂     执拗(niù)      长歌当(dāng)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竟标  蹂躏    挖墙脚    中流砥柱  
  B.迁徙  漫溯    坐谈会    不落窠臼  
  C.睇眄  凌厉    嘹望哨    残羹冷炙  
  D.诀别  接榫    汗涔涔    按步就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雷锋,一个只活了22个春秋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    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B.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____只能如此而已。
  C.美日韩等国对朝鲜将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声明作出强烈的反应.,朝鲜政府却____,宣布按计划发射。
  A.树立 大抵 不以为意 B.竖立 大概 不以为然
  C.树立 大概 不以为然  D.竖立 大抵 不以为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一贯认为,应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任何以武力威胁或诉诸于武力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B.吉安市委市政府决定配合“四城同创”工作的实施,重点抓好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建设吉泰走廊的进程。
  C.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D.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亲密,更接近。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             ,            ,            。            ,            。            ,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①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   ②它是智慧的结晶③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④经过千百年的考验⑤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⑥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A.①④③②⑥⑤     B.②④⑤①③⑥
  C.⑥④③②⑤①   D.①③②④⑤⑥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被陈姨太告发,于是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高老太爷为此勃然大怒。(《家》)       
  B.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唐吉诃德和桑丘在树林边遇见一对外出打猎的公爵夫妇。公爵夫妇把主仆二人迎入府邸,用适合骑士身份的仪式欢迎他们。(《唐吉诃德》)
  C.高老头病人膏肓时非常想见自己的两个女儿,可是她们谁也不去理他。高老头带着自己的遗憾死去了,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他。(《高老头》)
  D.孔子从陈国赶往楚国,路上碰见了长沮,长沮边跑边唱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下车想与他交谈,可是他已一溜烟地远去了。(《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克己复礼之新说
  《论语》中“克己复礼”一句,历来的注释相当统一,即把“克己”解释为“克制自己”,然后形成了一种修养方法。这种注释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因为统一,大家就都犯了错误,只有钱穆先生走到了真理边缘,抬手拉门,没摸到把手,于是自嘲地笑了笑说,“我不想碰壁,”转身走开了。即将登台《百家讲坛》的傅佩荣先生说到这个问题,以“克”为“能”,“克己复礼”就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自己的规范。傅先生的这种说法其实也值得商榷。
  钱穆说:“克犹胜也。有约束义,有抑制义。克己,约束己身也。或曰:克己去私。下文为仁由己,同一已字,学指身,不得谓上一己字特指私欲。或又说:克己犹言任己,谓由己身肩任。然下文‘四勿’,明言约束,非肩任义。盖人道相处必以仁,古训,仁者相人偶。若立心行事,专以己身为主,不顾及相偶之对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约束己身为先也。”克制、约束己身以外,钱穆又提到“克己”的另一种说法:“克”取“任”义,克己犹曰“任己”,“任己”就是“由己身肩任”。把其中的意义取出来,很明显,就是“从我做起”。这就是所谓钱穆先生走到了真理的边缘。但他以下文“四勿”明言约束,“任己”与“四勿”不相对应,遂又否定了这种解释.,这是他与真理擦肩而过。
  “四勿”是颜回“请问其目”之后,孔子做出的答复。目,一般解做条目,目还有一解,为要。“请问其目”,钱穆先生解作“请问详细的条目”,这是钱穆把“四勿”理解成“克己”的具体化,上下读来已经不通顺了。其实,结合“四勿”“不要如何如何”的语气,“请问其目”就应该是“请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一则《论语》又说:“为仁由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