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8980字。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届高三12月月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Cl—35.5 Mg—24 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造血干细胞中吸收的葡萄糖的转移途径是: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C.分布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2.下列有关植物的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的矿质元素随着水分在导管中运输,因此韧皮部的筛管中不含矿质元素
B.植物只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营养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K能被植物体再利用,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应适量增施钾肥,但花芽形成后不需要再施钾肥
3、下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甲表示糖尿病患者,曲线乙表示正常人
B、bc段主要是由于一部分C6H12O6合成糖元或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C、cd过程的实现,主要是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的结果
D、由于进食后食物的消化,小肠中C6H12O6浓度升高,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血液,从而实现ab过程
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B.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
C.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钱永健和马丁•沙尔匪等因发现和改造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奖,有研究发现放线菌素D能影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过程。为了研究放线菌素D究竟是影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的哪个环节,有人进行了下列实验:将海胆受精卵放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素D的两种环境下培养,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分子的合成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最可能是:放线菌素D可抑制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录
B、从受精开始到10h之内,荧光蛋白合成所依赖的模板分子来源于卵细胞
C、在基因工程技术中人工合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时,合成“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原料是氨基酸
D、利用人工合成法合成的决定荧光蛋白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是唯一
6.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B.国务院要求坚决控制钢铁、水泥、焦炭等行业产能总量是落实“低碳经济”的具体举措
C.苯酚稀溶液常用于外科消毒,所以自来水也可以用苯酚进行消毒处理
D.“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8、X、Y、Z是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单质的熔点一定高于Y单质
B、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高于Y的气态氢化物
C、X、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Y的原子序数之比可能为5:3
D、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Z2O7,则Y的气态氢化物为YH3
9、在1 L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发生反应:A(g) 2B(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反应达到新的平衡。右图Ⅰ、Ⅱ两曲线分别表示整个反应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和d点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平衡状态
B、在a点,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7 mol/L
C、20s~t2s,表示降低温度使平衡移动的过程
D、0s~10s间,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s)
10、向硫酸亚铁与硫酸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