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主备课活动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7 20:59: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500字。

  《囚绿记》主备课活动实录
  海安县南屏初中初三语文备课组
  这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张瑞元老师主持,备课组成员有:陈昌贵、杨生萍、郁娴、贲友晖、陈加琴老师,同时邀请了初一、初二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薛梅、夏永华老师参加研讨,王建富校长也参加了研讨活动。备课内容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囚绿记》一文,以下是活动过程实录。
  张瑞元: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初三语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现在开始。今天的活动主要有四项内容:一、就上一次主备课教案《绿》施教的情况作一个交流。二、请本周主备课人郁娴老师说课。三、对郁娴老师提供的主备课教案《囚绿记》展开集体研讨,以便各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四、布置下周主备课任务。下面进行散文《绿》的教后交流,先请上周的主备课人陈昌贵老师来谈谈吧。
  陈昌贵:“圈点读书”是第一次在本单元明确提出来。虽然我们以前指导学生做过这件事,但是不全面,所以说这一课我着重从圈点勾划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如何学生圈点批注:第一、进一来明确圈点符号。主要是看课文后面的探究练习,它提供了一些规范性的符号。第二、让学生扶着拐杖来实践,同时将批注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批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根据这个思路,让学生自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或者是课本的空白之处进行再圈点再批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终让学生会学、善学,以致于乐学。
  杨生萍:在教学当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深文浅教。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篇现代文写于1924年,属于早期的现代文,距离现在年代比较久远,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它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多角度、多层次写出梅雨潭绿的特点,而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深的,那么如何才能化深为浅教好这篇课文呢?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这样两个角度着手,我感到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第一,就是理清思路,抓住线索。很明显本文的线索是情感线索,开篇“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结尾“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惊诧”“绿”这两个词来理解,作者为什么由“惊诧”到“不禁惊诧”,那么他又是怎样写惊诧?答案很明显,从多角度由山边到梅雨瀑再到梅雨潭,多层次从梅雨潭水的深度、质地、色彩这样几个方面,抓住这点之后,梅雨潭绿的奇异与醉人就呼之欲出了。第二,以读促析,深入理解。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运用了很多比喻,运用了联想的手法,华丽的词藻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指导学生去读,认真反复地去读要求学生将文章中作者的感受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感受,比如说让学生感受明油的亮、鸡蛋清的软,十二三岁小姑娘的明媚,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就读出了对绿的喜爱、倾慕、神往之情。总之,这两个步骤巧妙地结合使用,使得学生既走进了文本又走出了文本,真正感受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郁娴:学生在赏析比喻的修辞时,起初赏析不到位。有的学生说运用了比喻,就使得所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了;有的学生说写出了绿的特点,有的学生说抒发了作者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归纳出欣赏比喻修辞手法的方法,统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什么事物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后来学生赏析比喻的修辞,就全面到位了,学生有了深层的理解,更觉文章的美了,有不少同学竟然能背诵了。
  张瑞元:通过《绿》的教学,我有两点收获。第一,教会了学生用圈点的方法来读书。以前我们的同学学习圈点读书法一直不到位,我曾经批评过我的学生,我说你做题目的时候,读书的时候为什么不圈点,试卷全是一片空白。我统计过,我们班的学生只有15%的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