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9110字。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理综)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 共126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开始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A.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
C.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的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2.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3.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 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比B种子呼吸速率快
C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相同
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进行了有氧呼吸
4.2011年3月日本政府暂停使用辉瑞7价肺炎球菌疫苗,因为有儿童在接种该疫苗后死亡。在注射该疫苗时,每个孩子需持续接种3 -4次,才可获得终身对肺炎球菌的免疫。如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5中,仅细胞4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
B.多次注射疫苗后,可增加人体内细胞5和物质a的数量
C.接种疫苗引起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疫苗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D.②③过程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但其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
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 )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碱与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B、“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C、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判断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7.某澄清透明溶液,当溶液呈强酸性时,有气体放出,当溶液呈强碱性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a2+、NO3—、S2— B.NH4+、Fe3+、Cl—、ClO—
C.Na+、Al3+、S2—、CH3COO— D. K+、Ca2+、Br—、HCO3—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CH4、O2和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CH4—8e-+10OH-=CO32-+7H2O
B.将S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 + ClO-+ H2O = SO32- + Cl—+ 2H+
C.乙烯的燃烧热为a kJ/mol(a>0),则乙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4(g)+ 3O2(g)= 2CO2(g)+ 2H2O(g);△H = -akJ/mol
D.向苯酚钠(C6H5ONa)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2C6H5O-+SO2+H2O 2C6H5OH+ HSO3-
9.某有机物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