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5小题,约13640字。
宜春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 考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Cu:64. Br:80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两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不含相同种类的“五碳糖”()
A.叶绿体、拟核B.细菌质粒、核糖体 C.线粒体、染色体 D.ATP、tRNA
2.在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的搭配正确的是()
原因 结果
①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蓝藻不会进行有丝分裂、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② 细胞壁能限制细胞过度吸水 水生生物都有细胞壁
③ 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的抗药性变异 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药效下降
④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导致生物进化
⑤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各不相同
⑥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⑥
3.下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神经元与肝细胞相比,结构上最大特点是有丰富的突起
B.Z是树突末梢,可以是感受器;Y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是效应器
C.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产生的冲动会传到效应器,不会传到大脑皮层
D.在Y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在Z处只能接受神经递质
4.一片草原生活着鹿和狼,对鹿进行能量分析:①摄入量、②同化量、③呼吸消耗量、④给分解者的能量、⑤被狼摄入的能量、⑥未被利用的能量、⑦鹿粪便中的能量。下列每组中属于鹿的能量却不存在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即没有相同部分)的是()
A. ①和②B. ④和⑤C. ③和④D. ⑤和⑦
5.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于特定的DNA分子片段,一定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一定引起生
物性状改变,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B.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一般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
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aa)的儿子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C.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得到的无子番茄的果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获得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D.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无论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显微
镜下都能观察到
6.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B.限制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所致
D.若适当升高pH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18O+ 2Na2O2=4NaOH+ 18O2↑
B.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在加热的同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红褐色溶液
C. 向B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氨水,又变浑浊
D.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浊液,用于检验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