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小题,约5430字。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文科历史 2012.4
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 × 24 = 48分)
1. 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很早进入农耕社会 B.中国古代科技勃兴很早
C.上古时代文字已经成熟 D.早期政权重视天文历法
2. 公元前770年后的500年间,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这期间发生的国家形态的转型是指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到“封国”
C.从“封国”到“帝国” D.从“帝国”到“共和”
3.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 “如果说他的大错,就是不该蘸着儒家仁学的水,磨一把道学杀人的刀。令人想起他,……就想起烈女祠、贞节坊、祥林嫂。”“他”最可能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子
5. 清代学者曾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
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富国强兵
6.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7. 苏格拉底说:“善人总是相似的,也是彼此友好的”;“没有人会愿意干恶事,或干他自己认为是恶的恶事。人的本性,决非弃善从恶”。与上述思想比较相近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吕不韦
8.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
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9. “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但民国建立后他们又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可见之前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工业主义”无效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B.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D.资产阶级自身局限性
10.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 C.反对专制统治 D.救亡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