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含AB2份试卷,约22360字。
河北冀州中学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1、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21.1万的纽约州提议:“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乔治•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4.1万人口)提议:“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A.总统制共和制B.两院制议会C.三权分立D.联邦制
2、罗斯福在1940年12月《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中说道:“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此材料背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宣告失败B.纳粹占领了法国
C.美国“中立”政策被打破D.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
3.洛克的国家观为l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的学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两者的共同点是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权人授
4.恩格斯指出:“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其中“这些机构”是
A.内阁B.联邦议会C.帝国议会D.巴黎公社委员会
5、梁启超说:当光绪、宣统年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不算革命党。但主义虽算不同,手段却有小小差异。一派注重种族革命,说是只要把满洲人撵跑了,不愁政治不清明;一派注重政治革命,说是把民治机关建设起来,不愁满洲人不跑。两派人各自进行,表面上虽象是分歧,目的总是归着到一点。此处梁启超要说明的是辛亥革命
A.成功的原因B.失败的原因C.发生的背景D.蕴含的启示
河北冀州中学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1、1862年,日本使团乘“千岁丸”号赴中国考察,出发前已定下诸多切实的考察霞的(26条),以下为26条的部分内容。
1.……
9.西洋人雇用华人出国工作,中国政府如何处置。
10.西洋人墓地买卖及借贷关系。
11.西洋人纳中国女性为妾及所生子女,中团政府如何对待。
12.西洋人在上海近郊狩猎,政府如何处霞,是否取缔。
13.在西洋人的租界里居住,有无规定。
14.对外国人租赁土地、卖土地的规定。
15.……
这反映出日本政府此次考察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与中国的通商关系 B.了解清政府对西洋人的政策
C.学习和借鉴中国 D.为再度进入中国作准备
2、“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梭伦改革时期B.罗马城邦时期C.罗马共和国时期D.罗马帝国时期
3、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