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九次周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题,约11650字。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九次周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朊病毒能够导致疯牛病等疾病。科学家发现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x,PrPx是由PrPc转变形成的,它们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朊病毒蛋白
项目 PrPc PrPx
空间结构 螺旋为主 折叠为主
溶解度 高 低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相同
由此可以推断
A.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是由溶解度决定的
C.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是由空间结构决定的
D.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2.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种糖类都可以直接被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B.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比较,脂肪含有更多的能量
C.有些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3.剂量补偿效应指的是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量的遗传效应。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效应是通过雌性动物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来实现的。例如:猫的黄色毛皮(O基因)是黑色毛皮(o基因)的一个显性等位基因,由X染色体所携带。玳瑁猫(毛皮上有黑色和黄色的斑块)几乎总是雌性杂合体。与此有关的解释或论述正确的是
①在雌猫的不同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②玳瑁雌猫的雄性子代会等比例地出现黄猫和黑猫,而不论其配偶的毛色如何
③黄色雌猫是纯合体
④偶然发现的玳瑁雄猫可能源自染色体不分离
A.①② B.①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个
①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
②共同进化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
④生物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⑤地球早期生态系统曾经是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两极生态系统
⑥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⑦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论的缺陷
A.2 B.3 C.4 D.5
5.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项目 能量(J)
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 419
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 209.5
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146.6
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 62.85
A.食物中的能量15%用于了幼虫自身的生长
B.鳞翅目幼虫同化的能量中有70%在呼吸中消耗掉
C.某只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一只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获得的能量较少
D.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中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7.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原子或13C原子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CO2分子或SiO2分子
C.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或氢氧根离子
D.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盐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也可以表示醋酸和氨水的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不正确的是:
A.酸性:H2CO3> H3BO3> Al(OH)3
B.溶液中结合质子的能力:O2—> S2—>Cl—
C.分散质粒子直径:胶体>浊液>溶液
D.热稳定性:HF> H2O> NH3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甲烷和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C.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羟基,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
10.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据此推测其结构和性质不可能的是:
A.含有3个甲基 B.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使溴水褪色 D.4个碳原子共平面
11.在不同温度下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