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六校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精英联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9020字。答案扫描。
河南省豫北六校
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精英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0 16 Al 27 S 32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核蛋白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有关亲核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亲核蛋白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没有选择性 D.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属于亲核蛋白
2.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A.图中膜结构表示细胞膜
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3.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
B.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C.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D.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4.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以下有关黑朦性白痴和溶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
B.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进入溶酶体,故其基质pH较低
C.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仍有很高的活性
D.溶酶体内的多种酶由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加工,由囊泡转运而来
5.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
从近苗端长出(见右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
法不合理的是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6.正确选择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7.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运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铝、铜在空气中氯化均生成碱性氧化物
B.试管壁上的铜、银均可用稀硝酸洗涤除去
C.用Na、Fe、Cu分别在Cl2中燃烧可制备NaCl、FeCl2、CuCl2
D.电解含Fe3+、Cu2+、Ag+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依次析出Ag、Fe、Cu
8.含有一个苯环且分子式为C7H7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9.甲烷、苯、乙醇、乙酸和油脂都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水解反应
10.下表为1200℃下,反应H2(g)+CO2(g)CO(g)+H2O(g)的不同反应物浓度与相应转化率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