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全科试题(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理科全套)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 试题 word版.doc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doc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doc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doc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doc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①答第I卷前,请你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把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清楚;
②第1卷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答案请用统一要求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在试卷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③第Ⅱ卷的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拾级/拾遗 殷红/殷实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稽查/稽首 剥皮/盘剥 一年半载/载歌载舞
C.扎针/驻扎 落色/落枕 弹冠相庆/怒发冲冠
D.荷载/荷包 枕藉/狼藉 和盘托出/曲高和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虑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进去,里应外合。一涌而入,将阿Q抓出来。
B.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战国七雄,已经预备长期的大厮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2011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B.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员已按相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C.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D.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负众望,获得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语的一句是
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应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
B.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工业化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
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海军舰艇20日齐聚中国青岛,拉开了多国海军活动的序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
李庆本
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输入远远高于中华文化的输出,文化贸易的逆差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我们在国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相关高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都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完全可以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对外传播不能只依靠政府,民间的传播渠道也非常重要。当然,有许多时候,单靠宣传是不够的。影视、动漫、音乐、戏曲等文化产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说到文化传播,我国有一门“跨文化阐释学”。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的五国外长会议。会后周总理邀请外国客人观看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但在如何向外国人解说这部电影上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总理审阅,总理最后提议只要标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了。这是“跨文化阐释学”的一个成功例证。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们的学术前辈像严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国文化的理论资源。蔡元培指出:“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之谓也。古者盖谓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仁。”蔡元培的这种以自由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