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8小题,约11080字。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考试试题
参考原子量:Ba-137 C-12 O-16 Ca-40 Al-27 Cu-64 S-32 H-1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此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 若此图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C. 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 细胞质中合成的RNA聚合酶可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为DNA的复制过程提供条件
2、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B. 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内,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 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D. 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渗透作用依然进行
3、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 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TP、CO2和H2O
C. 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
D. 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
4、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Ⅰ-4和Ⅱ-1是该病的患者,其他个体均表现正常。圆形表示女性,正方形表示男性。若只考虑控制该病的这一对基因,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形成该病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C. Ⅲ-1是杂合子的概率为3/5
D. Ⅲ-1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至少有1条来自于Ⅰ-4个体
5、下列关于人及动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人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 短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C. 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的信号也可直接刺激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
D. 下丘脑被破坏的小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0℃的环境中,耗氧量将减少
6、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 M、N将呈现“J”型增长
D. 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
8、分子式为C4H8Cl2,结构中仅含一个—CH3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5种C. 4种D.3种
9、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10、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11、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
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