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2年高三“十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7490字,答案扫描。
宁波市
2012年高三“十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0 16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需氧呼吸及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产生均在膜上进行②细胞内广泛存在的膜结构是能量转换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含有大量的酶,所以蛋白质含量都比相应的外膜高④构成膜的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其次胆固醇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⑤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⑥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不同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A.②④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
2.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
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①中完成DNA的复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
C.②和③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D.若此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①中会发生联会
3.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
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
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
碱的作用,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抗原,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B.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但产生的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部分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
解,使正常的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部分丧失
D.突触小体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
变
4.基因靶向技术实质是利用细胞DNA与外源DNA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将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去除,或用其他序列相近的基因取代。下列关于基因靶向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因为敲入的正常基因可以取代原有致病基因的作用,所以该技术可用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
B.对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敲除,获得基因敲除动物,可以获得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减弱或消除排斥反应
C.在基因敲除技术中涉及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D.有了“基因靶向”这一强大的武器,人们就可以瞄准某一特定基因,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研究该特定基因的功能
5.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若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应该有
①转基因②核移植⑨体外受精④体细胞克隆⑤胚胎移植⑥细胞融合
A.①③ B.③⑤ C.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