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小题,约7730字,答案扫描。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题卷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机读答题卡和标准答题卡一并收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I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丙酮尿症的根本原因是体细胞内缺少一种酶,使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代谢途径转变为酪氨酸,而另转变成苯丙酮酸
B.糖尿病人多食,是因体内缺乏胰岛素,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障碍导致供给不足而引起
C.糖类和脂肪要以相互转化,但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时才能大量引转化成脂肪
D.脂肪储存过少的健康人在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频现象,原因是蛋白质分解加强,产生大量的尿素需排出体外
2.植物受伤时,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
B.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C.系统素是植物“抗体”,能与外来“抗原”特异性结合
D.系统素的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3.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分别指的是子代H5N1和抗体
B.合成H5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是人体细胞提供的
C.据图可知,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逆转录酶
D.c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然后释放淋巴因子杀灭靶细胞释放出来的抗原
4.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右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R基因的出现是使用杀虫剂的结果
B.该地区不再使用杀虫剂后,在未来种群中最终SS基因型
的频率可能最高
C.在不继续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中,SS基因型幼虫比RR基因
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D.使用杀虫剂后将导致杀虫剂抗性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B.用基因型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体
C.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D.用基因型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6.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