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三年级第二次周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1670字。
2012年春镇平一高高三年级第二次周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大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使人们产生了对“核辐射”的恐惧,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囤积的风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食用碘盐(碘含量很少)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是无法实现的
B.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癌症的发生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
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 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对幼苗进行病毒感染,去掉所有不抗病个体,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抗病有芒植株的比例为( )
A.1/2 B.1/4 C.5/18 D.5/36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4.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中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糖蛋白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载体
5.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 m只
6.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渗透压①处的下降、③处的上升
7.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 )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 原子中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强
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盐 D.HI比HF还原性强
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 和1.12L 均含有0.1 个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