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月考(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0770字。答案扫描。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月考(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时量: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33~40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K 39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实验试剂、实验材料及试剂在实验中作用的选项,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梨,使蔗糖呈现砖红色沉淀
B.碳酸钙,紫色洋葱表皮,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C.卡诺氏液,水绵和颤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便于观察叶绿体的结构
D.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洋葱根尖,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2.右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会出现饱和现象
B.乙醇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若该图表示兴奋时动作电位形成的原理,则图中的黑点可以表示为钾离子
3.右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图二表示图一中形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产生的水中的O来自于—COOH,
水中的H来自于—NH2
B.若该蛋白质分子具有两条肽链,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
则2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3564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4.下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乙表示反射弧局部放大、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刺激甲图中的④处,在③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
传导
B.丙图中表示兴奋部位的区域是b,神经纤维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为: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C.若甲图所示的结构参与血糖的调节,则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其效应器是B(如肾上腺和胰岛)
D.某人手部重伤,需要手术,图中的①、②、③、④均可作为麻醉位点
5.下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表示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会导致染色体变异
B.图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C.图丙一个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D.若只考虑图中所示一对染色体且不考虑该生物发生的交换,那么丙生物产生的配子有2种
基因型
6.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同一抗原物质既可以与抗体结合,也可以被T细胞识别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
D.抗原物质在进入组织细胞后,抗体就会与相应组织细胞结合,刺激细胞消化抗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H4和CO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B.与NaOH溶液、H2SO4溶液反应产生等量的H2,所需铝粉的质量相等
C.明矾溶液中K+和Al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1mol OH-和17g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8.苯酚环上含有—C4H9基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1,3 –丁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