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19 16:06: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60字。

  六国论(第一课时)(蓝洁)
  【要达成的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归纳梳理《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三字经》有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明允哀词》中如此评价:“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佑集•权书》。
  二、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三、预习检测。
  1.正音: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洎(    )牧以谗(    )诛
  ③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④胜负之数(    )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按原文填空:    
  ①战不善,(    )在赂秦          ②(     )粮而景从 
  ③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④革灭(     )尽之际
  ⑤(     )然自得                ⑥(      )笑大方
  3.一词多义:  
  (1)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兵贵神速
  (2)兵:非兵不利,战不善               斯用兵之效也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3)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君安与项伯有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且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