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莫信 据“义”定“音”
——怎样提高辨识字音的能力
浙江省湖州中学 小舟 313000
[提出问题]
随着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也日益突出。2001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另外,说好普通话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1999年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明确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以来,高考一直坚持了考语音(除1999年和2000年),这对推广普通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摘掉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前的星号,也正体现了推行和普及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意图。对一个以现代汉语为母语且经常使用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难度并不大,但就考生的该题得分率来看,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主要是难字(不认识的字)、多音字、形声字这三类字的字音难于确切把握。查阅1988年—1998年的语音高考题,可以发现多音字和形声字是考查的重点。2001年高考仍在这两个重点上设题,如该卷第1小题B项中“分泌(bì)”注音有误。“泌”是多音字,一念bì,如“泌阳”(地名,在河南),一念mì,是分泌的意思。从形声字声旁表音不可靠的角度,也可以加以分析,“分泌”的“泌”,声旁为“必”,但在这里不念bì。
[疑难破析]
一、多音字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在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中,共有多音字417个,占多音字总数的67%;在7000个通用字范围内共有多音字625个,占总字数的8.9%。可见,2/3的多音字是常用的字。
多音字按意义是否相同分为多音多义字和多音同义字两类。
多音多义字是用一个字的不同音项来分别记录几个同形字,具体类型有3种:①音随义转的同源词分化,如:“难”nán和“难”nàn同源。“难”读“nán”是形容词,词义训“艰也”,组成的双音词有“困难、艰难、难忘、难产、难关”等;“难”读“nàn”,是名词,词义训“患也”,组成的双音词有“灾难、苦难、患难、难民、大难”等。②依声托事的借字记词,如“娜”本读nuó,如“婀娜、袅娜”;但用作外国妇女名字音译字时,“娜”读nà,受译音读法的影响,“娜”作为姓名用字也读nà了。③名从主人的专名异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