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0题,约7820字。
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1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20题,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激素、高等动物激素及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植物激素只能由一种植物器官产生
B.一种动物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组织细胞
C.一个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蛋白质
D.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相关受体
2.假设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下述4个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a),染色体组数(b),每个染色体上DNA分子数(c)。其中既可表示有丝分裂某时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了快速繁殖良种牛,可对受精卵进行分割移植
B.进行胚胎移植时,选用的胚胎可以通过体受精或体外受精得到
C.培育转基因羊时,可用λ噬菌体作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
D.体外受精过程中,需要给获得的精子提供ATP使其达到获能状态
4.下列有关植物克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条件下,花粉经再分化可产生愈伤组织
B.植物细胞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全能性的表达程度不变
C.同一植物个体所有具细胞核的活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相同
D.可将愈伤组织移至液体培养基中并放在摇床上悬浮培养来获取单个细胞
5.右图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极化状态时,钠离子浓度②比①高
B.去极化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①侧到②侧
C.复极化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②侧到①侧
D.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6.右图表示某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是“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D.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其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可能如甲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减少对石油、碳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健康饮食需“三少”,即少盐、少油和少糖,其中油和糖均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C.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提出原子结构模型,依次为揭示原子奥秘作出巨大贡献
D.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8.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丁烷分子中含13NA个共价键
B.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氯原子数为2NA
C.21g Mg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产生的CO2分子数为0.25NA
D.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裹4.6g Na投入足量水中,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 NA
9.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 解释
A.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B. 在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Ksp(AgI)> Ksp(AgCl)
C. 碘与淀粉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蓝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D. 葡萄糖溶液中加新制Cu(OH)2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10.2010年10月6日,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